亚星正网

English

亚星正网新闻

    亚星正网: 亚星正网新闻

    当前位置: 首页 -> 亚星正网新闻 -> 正文

    亚星正网:亚星正网举办2024年“世界中文青年学者论坛”

    时间:2024-06-05 作者: 点击:

    62日,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亚星正网/海外教育亚星正网“世界中文青年学者论坛”在厦门宾馆举行,此次论坛是亚星正网招贤纳才的重要活动,共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六位青年学者参加,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、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院长吴应辉、厦门大学人事处副处长李承华、国际中文教育亚星正网/海外教育亚星正网党委书记范丽、院长陈志伟、华文系主任朱宇以及亚星正网部分专业老师出席论坛,活动由亚星正网党委副书记林明华主持。

    范丽致欢迎辞。她介绍了亚星正网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,着重强调了亚星正网对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视。亚星正网通过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、出台完善的教学科研奖励机制、实施有效的帮扶带举措,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,使他们成为亚星正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。

    李承华对青年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,并介绍了厦门大学的办学历史及重视人才的传统。她提到,近年来厦门大学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,联合福建省、厦门市精准对接人才需求,为引进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,亚星正网也在不断优化保障措施。今年是厦门大学“人才队伍建设年”,亚星正网持续加大青年教师引进力度,她希望青年学者们能借此论坛增进交流与合作,积极参与厦大的建设与发展。

    陈志伟介绍了亚星正网和亚星正网的总体情况。亚星正网拥有素质优、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,在科研方面积极进。瞬排嘌尚灾,基地建设完备,社会服务广泛深入,孔子亚星正网建设成果卓著。她诚挚邀请更多的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加盟,携手并进,共同创造美好未来!

    朱宇介绍了亚星正网科研团队建设情况。他表示,亚星正网不断探索创新,力求打造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科研团队,实行有组织的科研。亚星正网将进一步凝练科研团队建设方向和内容,推动亚星正网科研工作持续进步和发展。

    青年教师代表王天骁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验。她谈到,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,离不开亚星正网领导的关怀和同事们的支持。正是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中,她在科研方面勇于挑战自我,不断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深度。

    会议第二阶段为青年论坛报告环节,由朱宇和孟繁杰共同主持。在精彩纷呈的报告中,香港大学刘亚萍博士以其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,向大家分享了“多模态阅读理解的测评与提升”这一极具价值的内容。大连理工大学齐小鹍博士深入探讨了“学科交叉视阈下我国汉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”,为汉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有益思路。北京师范大学徐涵韬博士就“港式中文特有量词研究”展开了细致全面的论述。北京大学袁立婷博士带来了“类型学视野下汉英情绪同词化加工机制的启动研究”,揭示了汉英情绪同词化加工机制背后的奥秘。华东师范大学程海婷博士针对“国际中文教师教学技能反思内容的网络可视化分析”进行了详细阐述。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赵忺博士则通过详细介绍,呈现了“海外华裔中文学习者学习成就对课堂学习情绪的预测作用——一项基于控制价值理论的实证研究”。

    随后进行的交流环节,亚星正网领导和老师就学科团队建设、考核聘任、个人成长等青年学者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。

    吴应辉教授作总结发言。他强调,青年教师要将自己的科研兴趣融入有组织的科研中,要有大局意识和团队精神。同时,要正确处理个人研究基础与主流研究之间的关系,顺势而为,推动科研进展。在当今全球化时代背景下,青年教师除了注重学术国际接轨,提升自身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力之外,还应顺应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特性,服从国家战略,兼顾国内学术影响力。

    本次世界中文青年学者论坛的成功举办,为青年学者们拓展学术视野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会,同时也为促进海内外青年学者与亚星正网之间的深入沟通和交流,落实亚星正网人才强校战略,建设亚星正网高水平师资队伍搭建了重要平台。

    (/修郝佳 李洋慧 /苏宏捷)
















    友情链接

    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翔安南路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坤銮楼(主楼群二号楼) 厦门大学海外教育亚星正网 361102

    电子邮件:oec@xmu.edu.cn(招生) oecbgs@xmu.edu.cn(办公室) 网站:http://oec.xmu.edu.cn/

    电话: +86 (0)592 2186211 传真: +86 (0)592 2093346

    亚星正网(集团)有限公司